嘴唇乾,身邊又沒有護唇產品時,是否習慣性抿嘴唇、喝水呢?無論是待在冷氣房,或是環境濕度不足時,都可能使嘴唇流失水份;但哪些行為更容易造成嘴唇變乾?而嘴唇乾裂時怎麼處理,唇部肌膚才不會受傷?這回,綠藤將與您分享唇部的生理需求,以及需要遠離的五大誤區,希望幫助您改善嘴唇乾的困擾。

嘴唇乾怎麼辦?皮膚科醫師:嘴唇是臉部唯一不分泌皮脂的部位

一般皮膚部位包含角質層、表皮層和真皮層等結構,然而,唇部肌膚的角質層相對淺薄,主要分成紅唇區域(Vermilion zone)、內側與週邊肌膚。

皮膚科醫師蔡依倫也提到,唇部的構造與臉部其他肌膚最不同之處,在於紅唇區域缺乏保護性外層(Protective Stratum Comeum)且沒有油脂腺或汗腺開口,「由於嘴唇無法分泌油脂潤濕嘴唇,使嘴唇的原生保水力,相較其它肌膚部位來得更低,容易出現嘴唇乾。」

唇部肌膚的角質層相對淺薄,也是臉部肌膚唯一不分泌皮脂的部位

因此,可以想像,嘴唇如同一塊小海綿,當吸收足夠水份,便能呈現飽滿而有光澤的狀態;一旦因外在或內在因素而使嘴唇缺水,就可能造成乾裂、脫皮甚至流血等狀況出現。

嘴唇乾燥改善前,檢視是否踩進這 5 個誤區

多數人可能直覺地認為,嘴唇乾躁是身體缺水的徵兆;然而,就算補充水份,有些人的嘴唇依舊很快再次乾裂,蔡醫師提到,這可能是因為在生活中,不小心犯了這五個錯誤,使嘴唇陷入了惡性的乾燥循環:

嘴唇乾誤區一:經常抿、舔或咬嘴唇

嘴唇乾燥時,我們經常容易下意識舔嘴巴、用口水滋潤唇部;然而,口水不含油脂,因此無法實際預防水份流失,一遇到冷空氣,更容易把水份帶走,導致唇部愈舔愈乾的惡性循環。(也來看看:勤保濕依然臉部乾燥脫皮?4 個保養誤區與提醒,揮別乾燥困擾

嘴唇乾誤區二:使用含有刺激成分的護唇產品

護脣膏、唇膏或唇蜜是許多人的生活必備品,然而,成分卻有可能就是影響嘴唇乾躁的關鍵之一。為了增加使用感受、香氣或使觸感更加清爽或強烈,有些護唇產品可能添加較刺激性的成分,使唇部更容易乾躁,如:

由於嘴唇本身防禦力較低,若肌膚容易敏感,便可能造成嘴唇乾的惡性循環,因此,建議挑選成分更溫和單純的護唇產品,避免給唇部肌膚過多負擔。(也來看看:護唇膏越擦越乾、被護唇油取代的原因?談唇部保養的真實期待

嘴唇乾誤區三:經常為嘴唇去角質

由於嘴唇缺乏保護性外層,角質層相對較薄,若長期習慣透過物理性,或果酸等刺激性成分進行唇部去角質,容易使嘴唇本身的防護力更降低,更容易嘴唇乾,甚至更破皮、發炎。

嘴唇乾誤區四: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牙膏

根據皮膚科醫師指出(註 1),多數人對牙膏含有的特定刺激性成分會有過敏反應,其中包含:氟化物質(Fluorides)、聚乙二醇(PEG-8 and PEG-12)、SLS / SLES 界面活性劑等;若長期接觸,可能導致嘴唇乾裂脫皮,形成慢性唇炎,甚至破壞口腔細胞的保護屏障,對健康造成影響。(也來看看:你是用護唇膏、唇膜、還是護唇油?護唇該用油的三個關鍵理由

嘴唇乾誤區五:用外力硬撕唇部死皮

當嘴唇乾裂紅腫,甚至脫皮時,是否曾直覺性地用手撕去皮屑呢?然而,若沒有留意力道,可能會使傷口惡化,導致嘴唇撕傷、流血,甚至引發感染。因此,建議先以溫熱的毛巾覆蓋嘴唇,待死皮軟化後,再從嘴唇上輕輕移除。(延伸閱讀:眼周細紋、魚尾紋冒出該怎麼辦?2 大眼周細紋改善對策

 

遠離嘴唇乾,更完整修護嘴唇的純淨選擇:專心護唇油

把什麼擦在嘴唇上,就把什麼吃下去。「專心護唇油」全油無水,以秘魯黃金百香果籽油萃結合多重天然植物油,完整實現唇部的三重滋養,不添加防腐劑、乳化劑,亦不含石化來源氧化劑和香精等,即使是潤色成分,均以少有的天然植萃色料取代常見合成成分,讓所有成分皆為天然來源且不易造成敏感刺激,為唇部帶來多些真實呵護,少些乾燥、暗沈與唇紋。

109
綠藤生機 Greenvines

綠藤生機 Greenvines 本文作者


於 2010 年創立,為台灣純淨保養品牌。相信純淨不該盲目信仰天然,而是從中找尋與安全的交集,因此拒用 2900+ 項非必要成分,被國際媒體譽為系統性的配方改革。目前為亞洲唯一連續五年蟬聯「Best for the World」大獎的 B 型企業。了解更多關於綠藤 >>


READ NEX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