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到「共融」,會讓你想到什麼?雖然共融(Inclusiveness)在國際間尚未有共通的定義,許多組織正嘗試為共融找到更完整的解釋,並讓其精神融入生活之中,而其中,國家兩廳院也在這條路上持續努力著。

因著這次難得的合作契機,我們從兩廳院身上學習到許多共融價值,想與你分享。(也來看看:兩廳院與綠藤的相遇故事:用「洗手」牽起純淨保養的共融價值

共融的價值

「共融是參與和賦權,並讓所有人與生俱來的價值與尊嚴都受到認同。共融重視每一個人的才能、信念、背景和生活方式,並給予全面的尊重。」 -美國弗里斯州立大學(Ferris State University,FSU)

一個共融的環境,代表著不排除任何人,包含國籍、年齡、種族和族裔、宗教 / 信仰、性別、婚姻狀況和社會經濟地位。除了外顯條件外,個人的教育背景、職業,甚至個性(如:內向或外向性格的人)也應被無條件容納,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,被全然支持與信任的正面感。

事實上,共融的概念在國外已行之有年,許多大企業與公共空間都可見共融的實踐與基礎,如:在 Google 企業總部,員工可攜帶寵物、小孩來上班、員工餐廳提供友善兒童的桌椅和餐具、友善兒童的遊樂設施、公告欄文字包含多國語言、沒有固定上下班時間,讓每個人自由調配工作與生活的比重等。

而華盛頓約翰・甘迺迪藝術中心(John F. Kennedy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)也早在 20 年前意識到共融的重要性,並發展了一系列空間優化與共融服務,如:提供無障礙座位空間、字幕機、手語翻譯、觸覺地圖、機器人導覽、可觸摸的展品、斜面解說牌以符合輪椅高度的視野等。

Photo credit: John F. Kennedy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

相較國外,台灣的共融實踐才剛剛起步不久,但我們已經看到許多組織正努力帶動共融的意識,以及邀請民眾共同參與;其中,想與你分享綠藤在兩廳院身上學到的共融精神。

兩廳院的共融從小細節開始:輕鬆自在場、軟硬體優化

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和我們分享,從 2017 年兩廳院便開始推出相關的共融服務,希望讓不同身心條件觀眾,都能自在欣賞表演藝術,觀賞權益不因此被剝奪。其中包含:口述影像、手語翻譯、托育服務、情境字幕、字體加大、輕鬆自在場等。

Photo credit: 國家兩廳院

其中,「輕鬆自在場」(Relaxed Performance),是近幾年在國際間展現文化平權的表演型態。不同於通俗的觀賞禮儀,觀賞者在演出中能適時伸展肢體,不需拘謹端坐,座位區也會保留些微光線,若有需要,可隨時離場而不受拘束。

相較於一般表演場,在輕鬆自在場的觀眾可以在演出中釋放自己的感受,不用擔心發出聲響或擺動身體而造成他人的不便。無論是親子、樂齡、感官敏感、學習障礙者或各種不同身體需求與條件的觀眾,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、喜歡的方式參與表演藝術。

「無論你處於什麼樣的狀態,都可以擁有選擇權,並感到身心放鬆,以舒適的狀態欣賞演出,這就是輕鬆自在場的理念」,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說道。

輕鬆自在場,Photo credit: 國家兩廳院

另外,兩廳院也分享到,要讓劇場空間更貼近共融,需要有完整的硬體搭配,因此兩廳院自 2015 年便開始進行內部軟硬體的優化,包括增設表演廳的輪椅席次、無障礙電梯與坡道、自動門等。

除此之外,節目單上也增設語音播放功能,以及開放導盲犬和視障接送與領位等服務,希望打造出一個每個人都感受到被邀請的地方,而不只是文化菁英相聚的場所。

兩廳院:讓共融成為日常,才是真正的成熟

在記者會當天,有人好奇詢問兩廳院是否已經在共融上具備一定的成熟度?「讓共融這件事更趨向成熟的關鍵,就是讓這件事深入到生活裡,有朝一日,我們就不是在談共融,而是讓它成為習以為常的自然,那時候,才可以說是真正的成熟或是成功。」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與我們分享,她對於共融的見解。

謝謝兩廳院,讓綠藤更深入體會了共融的重要性,以及持續努力打造更共融的空間,需要多少的細節與用心;而我們相信,無論是個人或企業,都可以為身邊的人再多做一點點,一起創造讓每個人自在和諧與他人共處的環境。

 

想知道兩廳院和綠藤完整的合作故事,歡迎抽空閱讀:兩廳院與綠藤的相遇故事:用「洗手」牽起純淨保養的共融價值

 

責任編輯:Michelle Chang

共融價值,從注重每一個細節開始

112
Michelle Chang

Michelle Chang 本文作者


綠藤資深內容管理 & 品牌公關。希望以文字傳遞理念、並為這個世界帶來多一分美好。平常喜歡探索純素料理、閱讀、觀察各種愛的形式。另個身分是澳洲與台灣註冊營養師。


READ NEX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