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在即將畫下句點的 2020 年,有什麼是你想好好說聲感謝的呢?」

2020 年,疫情為全世界帶來了許多的不確定性和挑戰,同時也創造了沉澱的契機,更讓能好好生活的每一天,變得更彌足珍貴。身在台灣的我們,除了有說不完的感謝,藉著邁入創業第十年,綠藤希望將台灣過去十年所發生的點滴,以不一樣的方式留下紀錄。

因此,我們與同樣在創業路上擁有著信仰、並和綠藤產生出美好交集的十個品牌,一起在 11 月完成了屬於我們的選擇:【關於台灣的 N 道選擇題】,想和你一起分享。

綠藤生機的選擇:透過創新產品和綠色行動,創造更多永續可能

邁入第十年的綠藤,回顧今年完成的綠色足跡之一,便是從 2017 年起和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」共同發起、今年邁入第四屆的「綠色生活 21 天」。今年除了有「 B 型企業協會」共同主辦外,也串聯了超過 150 家企業加入「氣候緊急狀態」(Climate Emergency)宣告,期待透過團體力量,呼籲更多人正視環境所面對的事實,並以具體行動,為氣候改變。

此外,這次的【關於台灣的 N 道選擇題】活動,也榮幸與貝殼放大一起共同主辦,並一起完成十位品牌創辦人的專訪,希望為讀者挖掘出,大家各自看待「選擇」的想法。

這回,我們專訪了綠藤的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鄭涵睿(以下稱 Harris),邀請他來聊聊為現在和未來所做出的選擇,以及這些選擇對他的意義。

《現在的選擇》

綠藤生機創辦人鄭涵睿:當理念和商業共存,將有機會帶來更大的影響力

邁入第十年的綠藤,我們好奇詢問 Harris,過去的日子裡,大眾對品牌的誤解主要有哪些?「以品牌角度來看,我覺得大眾對綠藤不算有什麼大的誤解,但如果是個人的角度,我覺得大家常講我們放棄金融業的高薪,這是我不太喜歡的講法。假設你在做選擇時,已經是把你選的那個當作比較好的選項,何來放棄之說?」

Harris 表示,過去在金融業和外商工作的經驗,對於三位創辦人來說都是重要的養分,若沒有過去的累積,無法讓他們長成更好的自己。而會選擇創業種芽菜,只是人生階段性的需求不同,並非刻意放棄了什麼。

「比起『放棄』,我覺得更像是『轉換』和『承襲』。如賈伯斯曾說的『Connect the dots』,把過去經歷的那些點連起來後,你再選擇另一條更想去追求的道路。因為每個人一生要面對很多選擇,選擇對我來說,要在前面加上三個字『更好的』。當你能做出為自己,或世界更好一點的選擇,就可能創造出一些力量。」Harris 分享了自己對選擇的看法。

我們也好奇,對 Harris 來說,有哪些是自己的核⼼信仰,即使未必與普世價值完全相合?「綠藤和我個人都相信,理念和商業可以共存,另一件事是我們覺得追求對環境好,也可以是一件快樂的事,但這可能會和一些人的想法不太一樣。」

Harris 以正向心理學(Positive Psychology)作舉例。「有一個概念叫 Superhero Dilemma(超級英雄的兩難),意思是,如果這世界有兩種超級英雄,一個我們稱紅披風,專門看見各種問題,然後努力對抗邪惡、打敗壞人,把會傷害世界的事情變好。另一個我們稱綠披風,他看見的是機會,所以與其把力氣拿去打敗壞人,他會選擇推廣和倡議一些價值觀,讓更多人去相信一些事情,將正向且良善的循環帶進世界。」

現實中,兩種力量都有存在的必要,如同商業和理念,兩者看似互相違背,但其實只是透過直接和間接的方式,達到共同的目的;Harris 相信,若兩者可以並存,將會帶來更多的能量,創造更多好的事情和影響力。

鄭涵睿:透過持續成長,讓永續真正落實為日常

邁入創業第十年,回顧這段日子,有沒有什麼讓 Harris 感到後悔的決定?「其實我大部分做過的決定,都是錯誤的,特別是在創業第一年做的錯誤決定,幾乎是過去人生加起來這麼多。隨著年紀漸長,做錯誤決定的次數有慢慢減少,但其實我沒辦法真的去後悔,因為那就是自己做出的決定,你需要為它負責,頂多是去反省那些錯誤。」

Harris 進一步與我們分享全球最大避險基金公司「橋水」(Bridgewater)創辦人達里奧(Ray Dalio)提出的概念,「他認為痛苦 + 反省 = 進步,從英文字來看,其實很有趣(Pain + Regression = Progress)。達里奧想說的是,不是因為修正痛苦才能得到進步,而是在反省痛苦的過程中,你就已經在進步了。」抱持著這樣的信念,讓 Harris 在做決定後,不再容易糾結在懊悔,而是透過反省,找到下次可以做得更好的方向。

2012 年,創業第二年,Harris 決定前往已延緩 2 年入學的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 MBA,我們好奇,這段旅程有為之後的創業,帶來什麼轉變和不一樣的決定嗎?

「那時候上的一堂課是『永續的商業模式』,在探討的是,如果要透過商業力量去追求永續,有哪些條件是你該達成的,裡面提到一個影響我很深的概念,就是如果你的公司沒辦法自給自足,其實就無法永續,因為沒有持續穩定成長,就不一定能夠達成你想要的影響力。當初,我們沒有想追求讓綠藤成長太快,所以一開始,這個概念和我的理念是背道而馳的。」

但在麻省理工的課程中,Harris 也越來越清楚的認知到,「永續」不只是一個理念,更是一個讓企業更加健康,並為世界帶來正向改變的商業模式。「所以綠藤必須追求更大的社會影響力,因為如果市場上沒什麼人知道綠藤,我們根本沒有任何影響力。」Harris 表示,當品牌能持續成長,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加入、做出更多好產品,進而影響更多消費者。

關於「選擇」的快問快答

Q1:如果可以從現在的⼯作解放一個月,你會想做什麼?
Harris:雖然現實來看真的很難發生,但我應該會想要去完成一個特別的清單。我有一份 365 天的體驗清單,現在進度嚴重落後,所以假設給我一 個月,應該會去嘗試滿多之前沒做過的事情。有一件事可能說出來同事會不太相信,就是,一整天都不講話!其他有一些體驗,可能需要更多時間和特定地點,像是去山上打坐,或去美國或歐洲旅行,但現在因為疫情,也不太有機會達成。

Q2:如果可以換⼀個能⼒去處理你將面對的挑戰,你會怎麼換?
Harris:我大學是念財金的,但我覺得自己的能力比較偏向通才,沒有一個比較出色的能力。我覺得可以捨去自己的財務能力,去換我媽媽(林碧霞博士)對於生物化學的知識,這樣綠藤就有機會變得更好。畢竟以目前綠藤的規模來看,公司能夠運用的財務知識滿少的,至少要成長到目前的三四倍後,那些財務能力才會更有意義,但另一方面,這不是我最大的熱情所在,所以我可以拿這個去換。

Q3:你現在可以得到⼀個最好的答案,你要問什麼問題?
Harris:可能會想問,以我目前在追求的事情,什麼事情是最有效益的?假設你以知道什麼是你投入時間專注做到最好就好,什麼其實是可以不用做的,那應該會是很棒的方向。

《未來的選擇》

深耕社會影響力,讓更多永續行動在生活中發芽

隨著綠藤走過第一個十年,我們好奇,下一個即將要面臨的重大選擇會是什麼?「我們需要思考的是,如何勇敢走出舒適圈,因為我相信最棒的事情,都發生在舒適圈之外。對綠藤來說,我們比較常在習慣的地方做習慣的事,但隨著團隊的成長,應該要突破走出去更多,無論是開啟新的市場,或用新的思維做事。」

十年後會希望綠藤達到什麼樣的規模呢?「假設把不同新創團隊的創辦人進行分類,有些人屬於前瞻型,他可以輕易的回答未來所見到的世界,但我比較是活在當下型,會把想做的事盡可能做到最好,因為我背後有一個信仰,就是想辦法創造更多生活中永續的可能。但你問我十年之後的模樣,我回答不了,可能會把問題丟給同事,讓同事去回答。」

那綠藤同事們的共識是什麼?「他們希望 2030 時,綠藤是一個跨國企業,在不同城市,都有可以改變人的生活型態到一定程度的能力。」

對 Harris 來說,對綠藤的期許,或許就是在 2030 年,成為一個具有社會創新理念的標籤,「到時候,也許有些同事已經離開綠藤,但會因為曾經待過綠藤而感到驕傲。我們會透過品牌的力量,帶來一些有趣的改變,像是更深入去談事物的本質,然後持續打造出更好的產品,讓生活中有更多的選擇。」

最後,我們請 Harris 分享,十年後,他認為不會改變的事情是什麼?「我覺得人都會想一直變得更好,而綠藤希望透過產品和知識,讓消費者知道更多,進而有機會去找到更好的生活方式,但這不只是對自己好,也會對身邊的人和環境再更好一點。」

【同場加映:Harris 對於新書《B 型選擇》的一些想法】

經過近一年的投入,綠藤與天下文化合作完成的新書《B 型選擇》在 11 月底上市了!我們也請 Harris 分享,希望讀者看完後可以帶走的是什麼?

「人生會遇到很多做選擇的時刻,而那些選擇,都有機會創造出你原本想像不到的意義,可以的話,就是珍惜做選擇的機會吧。」(馬上來看看:《B 型選擇》綠藤共同創辦人自序:找不到喜歡的答案,就自己創造一個

十年選擇專欄

75
Michelle Chang

Michelle Chang 本文作者


綠藤資深內容管理 & 品牌公關。希望以文字傳遞理念、並為這個世界帶來多一分美好。平常喜歡探索純素料理、閱讀、觀察各種愛的形式。另個身分是澳洲與台灣註冊營養師。


READ NEX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