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年在國內外,形成了一股「油保養」的保養趨勢,無論歐美、日韓國家,都能看到各大品牌推出各種「美容油」或「保養油」,作為臉部保養的主打產品;然而,在相對炎熱、海島型氣候的台灣,也同樣適合「油保養」嗎?回答這個問題之前,讓我們先回到對於肌膚生理機制的 3 個理解。

1. 肌膚保養需要水與油

肌膚的生理機制是:透過本身的油脂分泌、連同角質層內幫助鎖水的天然脂質,以及幫助抓水的天然保濕因子,共同發揮鎖水屏障功能,維持肌膚表面充足的含水量;而無論在哪一種氣候下,這套機制都是相同的(註 1)。

當氣候只是外界變化的其中一個因素,保養的核心,還是要回到給予肌膚適足的水相、與油相保養成分,幫助肌膚維持正常的水油平衡,才能展現出肌膚原有健康透亮的光澤。

2. 乳液、乳霜也都少不了「油」

乳液、乳霜等保養品配方設計,雖然質地、使用感與成分複雜性各有不同,但配方中都有一個共同點:都有添加一定程度的「油相保養成分」(一般乳液的含油量大約是 5 – 15%;乳霜則大約是 15 – 25%)。

簡單來說,乳液、乳霜都含有「油」,使用乳液、乳霜,也是在用「油」來保養。只是,一般乳液、乳霜的配方組成中,除了「油」的存在,也包含了「水」、乳化劑以及其他成分,成分較為複雜、也多了肌膚不一定需要的異物。

3. 油保養,反而源自於炎熱的氣候

甚至,使用美容油、保養油進行臉部保養的記載,反而源自於氣候炎熱的古埃及,當時已經出現以檀香油、辣木油作為美容保養的圖文記錄。而在古希臘、羅馬等氣候夏熱冬暖地區,也都有使用橄欖油、椰子油搭配蜂蜜等天然成分,自製美容保養配方的相關記載,顯示油保養的需求,並不限於氣候的影響。

油保養四季都適用,合適水油比例更重要

當我們了解到,肌膚保養就是需要「水」與「油」(註 2),且平常在用的乳液、乳霜也都有「油」,就會發現,在台灣的氣候下,當然也可以進行油保養,而我們要做的,就是依據自己的出油情形與肌膚保水力,在日常保養中,動態調整水、油保養品用量。(也來看看:膚質檢測油性肌膚 / 混合肌 / 乾性肌膚只需 1 步驟!輕鬆判斷膚質

油保養前,先進行自我膚質檢測

晚上洗完臉後,不擦任何的保養品,並觀察隔天早上肌膚的狀況,看看自己符合哪一種情況:

自我膚質檢測之後,便能依據自己的膚質,動態調整水與油的用量,以下是綠藤根據不同膚質,建議的精華液 / 露,以及精華油的產品用量:

除了「辣木油」之外,綠藤的「綠色海洋精華油」,承載罕見油相萃取「海洋藤竹」,鎖住水份的同時,能有效撫平細紋、改善暗沉,用量建議,與上方的精華油舉例相同。依據自身膚況,找到合適的水油用量比例,便能以簡單兩步驟,養出健康透亮的肌膚!

馬上認識夏天也適合肌膚的「綠色海洋精華油」

 

責任編輯:Michelle Chang

油保養的純淨旅程

48
綠藤生機 Greenvines

綠藤生機 Greenvines 本文作者


於 2010 年創立,為台灣純淨保養品牌。相信純淨不該盲目信仰天然,而是從中找尋與安全的交集,因此拒用 2900+ 項非必要成分,被國際媒體譽為系統性的配方改革。目前為亞洲唯一連續五年蟬聯「Best for the World」大獎的 B 型企業。了解更多關於綠藤 >>


READ NEX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