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進美妝店內,看到架上各種放上「乾性肌膚推薦」、「敏感肌專用」、「混合性肌膚愛用」等宣稱的保養品時,是不是也會感到有些困惑,不確定什麼才更適合自己?
在沒有確定膚質的情況下購買保養品,除了傷荷包,還可能對肌膚帶來不必要的負擔。這回,讓我們從肌膚檢測開始,帶你了解自己的真實膚質,如此,更能對症下藥找到適合的保養對策,讓肌膚展現健康美好的理想狀態。(也來看看:抗老保養重點有哪些?3 大關鍵,讓抗老保養品效果事半功倍)
保養對策搶先看:
- 「乾性肌膚保養」建議:乾肌保養品推薦用「油」嗎?加上這步驟,改善乾燥缺水困擾
- 「油性肌膚保養」建議:油肌保養步驟怎麼做更清爽?「荷包蛋保養法」讓保養更舒適不膩
- 「混合性肌膚保養」建議:混合肌保養怎麼做更到位?分區保養法,改善混合肌保養痛點
肌膚檢測怎麼看?T 字部位的「出油狀態」是關鍵
若從肌膚生理學的角度來看,膚質主要是根據皮膚是否容易曬傷來做分類(註 1),對於肌膚的「類型」,其實並沒有真正一致或明確的定義。但對一般民眾來說,透過觀察肌膚表面的皮脂腺所分泌油脂的「量」,還是可以簡單的分辨自己的肌膚,相對來說是屬於哪一種類型。
目前被皮膚科醫生歸類出的膚質,主要分成 5 種類型,包括:「乾性肌膚」、「中性肌膚」、「油性肌膚」、「混合性肌膚」,以及較難被完整定義的「敏感性肌膚」。而日前也透過「無乳液實驗」搜集到了 1,653 名參與者的膚質分佈情形,有超過 59% 的人都自認為混合性肌膚,而這也是台灣人最大宗的膚質類型。
了解更多:油保養適合在台灣的氣候下使用嗎?

肌膚檢測,關鍵就在 T 字部位的出油量
想確認自己到底屬於哪一種膚質,就來做個肌膚檢測小實驗吧!這個實驗,只需要做一件事:晚上洗完臉後,不要擦任何的保養品,並觀察隔天早上肌膚的狀況。
若平常洗完臉就習慣立刻進行保養,突然要什麼都不擦,可能會讓你感到有些猶豫,但唯有讓肌膚回到不被干擾的原始狀態,才能有機會見到肌膚油脂的分泌變化。
人體肌膚各部位的出油量都不大相同,而臉部的 T 區(額、鼻、口、下頜),屬於皮脂線分泌相對旺盛的地方。因此起床後,在洗臉前,可以從鏡中先觀察一下自己的 T 字部位,看看較符合下列哪一種情況:
- T 字部位與臉頰都沒太多出油,甚至出現乾燥、緊繃情況
- T 字部位不油也不乾,臉頰也跟剛洗完臉一樣柔嫩
- T 字部位有明顯出油,但臉頰乾燥
- T 字部位只有一般或微微出油,但臉頰乾燥
- T 字部位有大量出油,臉頰也明顯有油膩感
肌膚檢測結果大公開,看看自己屬於哪種膚質類型?
乾性肌:T 字部位與臉頰都沒太多出油,甚至有緊繃感
經過一晚,在沒有補充水相和油相保養成分下,T 字部位幾乎沒有分泌什麼油脂,臉頰甚至感覺到明顯乾燥、緊繃,或出現脫屑狀態,就代表你的肌膚應屬於乾性肌膚。
由於皮脂分泌量少,乾性膚質的毛孔大多細小而不明顯、也較容易產生皺紋。而當油相和水相保養成分補充不足,臉部肌膚便容易看起來缺少光澤、粗糙不平。
給乾肌的保養提醒:勤保濕依然臉部乾燥脫皮?4 個保養誤區與提醒,揮別乾燥困擾
中性肌:T 字部位不油也不乾,臉頰也跟剛洗完臉一樣柔嫩
若觀察隔天的臉部,發現 T 字部位摸起來和剛洗完臉一樣清爽、飽水,也沒有感到任何緊繃或油膩感,恭喜你,肌膚是屬於相當難得的中性膚質。中性膚質是健康的理想皮膚,其主要特徵包括:油脂和水分的分泌平衡、毛孔細小。而這樣的膚質也常見於發育前的少男少女,以及嬰幼兒身上。(或許你也想知道:「保養快速有感、一擦立即見效」,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嗎?)
混合肌:T 字部位與臉頰出油狀況不一致
經過一晚,無論是發現肌膚的「T 字部位有明顯出油,但臉頰乾燥」或「T 字部位只有一般或微微出油,但臉頰乾燥」,就代表你應屬於混合性膚質。混合性肌膚的主要特徵包括:鼻翼兩旁的毛孔較粗大、T 字部位容易出油、長粉刺,但比乾性肌更不容易產生皺紋。
事實上,經過外界環境、壓力、年齡漸長等原因,某些中性和油性膚質的人,也可能會因此變成混合性肌膚。
混合肌保養看這裡:混合肌簡單保養三重點:「分區」、「分量」、「分順序」的好感保養)
油性肌:T 字部位有大量出油,整臉都有油膩感
油性肌和其他肌膚相比,是最容易判斷的膚質,只要觀察隔天的肌膚,發現除了 T 字部位,整張臉也都有明顯出油,幾乎可以確定就是油性膚質。油性肌膚也因為經常分泌過多油脂,加上老廢角質覆蓋於肌膚的表層,較容易讓臉部沾染髒污、灰塵,造成毛孔堵塞,而產生粉刺、或痘痘情況。
油性肌膚的特徵還包括:毛孔粗大、鼻子容易累積黑頭粉刺、皮質厚硬不光滑,但也因為油脂分泌旺盛,肌膚的彈性較乾性肌膚佳,且不易長皺紋。
肌膚檢測也能測出「敏感肌」嗎?
敏感肌屬於「本身對外界刺激的耐受度較低,而引起某種程度不適的肌膚」。由於牽涉到複雜的皮膚生理,以及後天保養不當而造成皮膚受損的因素,要完整定義「敏感性肌膚」較為困難。
敏感肌的主要特徵包括:容易受環境、濕度、物理性及化學性物質刺激,而造成燒灼感、泛紅、發癢、刺痛、粗糙、緊繃、脫屑及皮疹等情形(註 2)。
想確定自己是不是敏感性肌膚,更好的方法是至皮膚科門診尋求協助,由專業的皮膚科醫師評估。日常的清潔和保養上,也建議挑選溫和不刺激的成分,讓肌膚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刺激,慢慢回歸到正常。
完成肌膚檢測下一步:以更純淨的產品呵護肌膚
透過自我肌膚檢測認識自己真實的膚質,更能有效針對不同區域肌膚的需求,而選擇適合的保養產品與保養成分,並減少不必要的保養步驟,讓肌膚找回平衡與健康。
邀請您認識綠藤的「無乳液實驗」概念,透過先水後油的方式,給予肌膚真實所需的水相和油相保養精華,維持肌膚健康與平衡。
溫馨提醒:
若此刻有特殊的肌膚問題,甚至需要擦藥,建議等肌膚狀況更穩定後再進行肌膚檢測實驗,才能在不為肌膚帶來更多不適的情況下確認自己的膚質。
同場加映:敷面膜刺痛怎麼辦?容易造成臉刺痛、泛紅的5 大成分與應對 3 對策
責任編輯:Michelle Chang
參考資料:
- Know Your Skin Type(註 1)
- 邱品齊醫生著作「幸福美肌,一輩子就買這一本」與邱品齊醫師演講(註 2 )
- What’s my skin type? Determine your skin type and how to care for it.
- How To Determine Your Skin Type, According To Skin Care Experts
更純淨的保養提案,找回肌膚最初的美好

Subscribe newsletter
訂閱《綠藤純淨生活電子報》
一週一封,致力提供具實證科學精神的純淨保養觀點、產品 Q&A 到環境永續靈感,以及不定期專屬讀者優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