挑選保濕精華液的時候,是不是總習慣看看質地的稠度?直覺總是告訴我們:越稠、越好、有效成分越多!但,真的是這樣嗎?
以濃湯做比喻來思考:要成就一碗綿密的南瓜湯,我們可以選擇真材實料的南瓜泥,抑或加上麵粉與勾芡,口感可能類似濃郁,但營養價值卻截然不同。精華液也是同樣的道理,市售精華液經常運用增稠劑、PEG 界面活性劑、與矽靈來調整質地與稠度,創造濃稠、滋潤、與滑順感。
保濕精華液,可能沒有你想像中的「精華」
綠藤於 2015 年底的市場調查中,在台灣知名美妝評論平台 Urcosme 搜尋「玻尿酸保濕精華液」,挑選當時排名最高的 22 瓶玻尿酸精華液並研究其全成分。發現超過 90% 以上的玻尿酸保濕精華液,皆添加增稠劑來調整觸感;而以矽靈與潛具刺激性的 PEG 界面活性劑 (這兩項是歐盟有機認證所不允用的成分) 達到滑順感與滋潤感。
表 1:玻尿酸保濕精華液常見成分與功用
精華液成分 | 為了達到 | 佔總支數比例 (%) | 常見成分中英文學名 | 綠藤的觀點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增稠劑 | 濃稠感 | 90%+ | 對肌膚不會特別有傷害,然而實際效果有限,如同南瓜湯中勾芡一般。 | |
PEG 界面活性劑 | 滋潤感 | 60%+ |
|
|
矽靈 | 滑順感 | 40%+ | 矽靈是清潔保養品常見的成分,安全性高而質地清爽,但生物分解度低,且仍屬肌膚的異物。 |
* 22 支保濕精華液包含專櫃、開架品牌。參考來源:Urcosme。
畢竟是「精華」液,當然該精華一些!
這些添加物不一定對肌膚多麼不好,卻是肌膚不需要的「異物」。關於保養,綠藤相信,當了解更多,需要的便更少。
因此,成分上,應盡可能避開異物,並以身體原本就有的物質或身體已熟悉的有效 / 保養成分來替代;如此一來,肌膚不需要花更多力氣來處理這些異物,更能發揮與生俱來的功能。負擔減輕了,不但更安心、更友善環境,保養也更有效果。
保濕精華液的背面,也很重要
回到品嚐南瓜湯的例子,不是專家的我們其實很難嚐出南瓜湯的濃稠,是來自於勾芡還是南瓜泥。然而,只要仔細研究保濕精華液的背面,我們也許就可以分辨這瓶產品是不是為了肌膚真實的需求而生!現在,趕快把自己正在用的精華液翻過來背面看全成分吧!
保濕精華液,更純淨的選擇:純粹保濕精華液
不想再讓肌膚接觸無實質保養效果的精華液嗎?不妨來試試這一瓶,沒有美白,不求速效,捨棄討好使用感的添加物,卻能專注將保濕最到極致的「純粹保濕精華液」。裡頭含有大小分子玻尿酸,其中,小分子玻尿酸可有效滲透角質層底部,為肌膚充分補水,大分子玻尿酸則覆蓋肌膚表層,防止水分散失,同時為肌膚補水與涵水,使保濕效果更長效。
更純淨的保養提案,找回肌膚最初的美好
- 臉部保養步驟三個關鍵,為肌膚延續一整天的水嫩保濕力!
- 夏天的保濕與冬天哪裡不一樣?釐清這三點讓夏季保濕一次到位!
- 自我膚質檢測比你想的更簡單!一個步驟,輕鬆確認你的真正膚質
- 混合肌簡單保養三重點:「分區」、「分量」、「分順序」的好感保養
- 濕敷化妝水前留意「這件事」,讓保養效果更加分!

Subscribe newsletter
訂閱《綠藤純淨生活電子報》
一週一封,致力提供具實證科學精神的純淨保養觀點、產品 Q&A 到環境永續靈感,以及不定期專屬讀者優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