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每天擦的乳液,其實就像一罐美乃滋?

請想像一下,當你拿起一罐美乃滋,它的質地濃稠順滑,而這背後的關鍵在於「乳化」——以蛋黃作為乳化劑,將原本不相容的水與油完美融合,形成綿密的醬料。

其實,在保養品的世界裡,我們每天擦的乳液與乳霜,也和美乃滋的製作原理相似!它們的本質同樣是水相成分 + 油相成分 + 乳化劑,讓本來無法相容的兩者能夠融合為一。

但如果美乃滋代表乳液,那麼「精華油」又會是什麼呢?今天,想和你一起以三種食品製作為比喻,來認識乳液與精華油的關係,以及,為什麼綠藤認為精華油是比乳液/乳霜,更適合的保濕修護選擇,一起來看看——

乳液與精華油的比較 1:橄欖油 v.s. 美乃滋,談乳化劑的影響

由於精華油不含水相成分、無需乳化劑,因此在成分上,刺激性通常更低。

如果你有下廚的經驗,應該對這個概念不陌生:橄欖油是直接從橄欖中壓榨而成,純粹、無需額外添加物;而美乃滋則是油(植物油)與水(檸檬汁或醋)的混合物,為了讓兩者均勻融合,會加入蛋黃中的卵磷脂作為乳化劑。

用以這個邏輯來看,精華油就像橄欖油,而乳液則像美乃滋——相較於精華油,乳液多了水相成分與乳化劑,這也帶來了更高的肌膚刺激風險,並對環境永續可能產生額外影響。

為了讓油水能穩定混合,需添加乳化劑,而保養品中的乳化劑多數來自石化來源,特別是含 PEG 結構的乳化劑,長期使用下來,可能對敏感肌造成額外負擔,甚至影響保養品活性的吸收效果。

此外,PEGs 的製造過程伴隨較高的碳排放量,並可能產生有害副產物,這些副產物對環境有潛在影響,也可能對肌膚(尤其是敏感肌)造成額外刺激。

這也是為什麼,從肌膚健康與環境永續的角度來看,精華油相較乳液,往往能降低刺激性,同時減少不必要的環境負擔。

乳液與精華油的比較 2:果汁 v.s. 果凍,談增稠劑的影響

精華油無需增稠劑,往往比乳液更好吸收!

如果把精華油比喻為果汁,乳液則像果凍,差異就更容易理解:果汁是直接從水果榨取而來,純粹、不需額外添加物;而果凍則是在果汁中額外加入明膠、洋菜等增稠劑,讓質地更稠、風味釋放更慢,甚至帶來更強的飽足感。

然而,質地越稠,可能意味著「吸收的阻礙」與「黏膩的觸感」——這正是乳液與精華油的關鍵差異之一。

在保養品的配方設計上,乳液除了需要乳化劑來穩定油水混合,還常添加增稠劑來維持長時間質地穩定、不分層。然而,這些增稠劑雖然讓產品更感覺「觸感滑順」、「質地持久安定」,卻可能影響活性成分的吸收,甚至帶來肌膚上的黏膩感。

如果能更直接補充肌膚所需養分,誰還會想忍受厚重黏膩的質地呢?

乳液與精華油的比較 3:生菜 v.s. 燙青菜,談加熱的影響

最後,來聊聊「溫度」如何影響活性營養的完整性。

我們都知道,燙過的青菜會流失部分營養,而乳液在製作過程中的高溫加熱,也可能影響活性成分的穩定性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認為,精華油可對比比喻為新鮮生菜,能夠為肌膚提供更完整的養分。

大多數乳液的乳化過程需要加熱,因為高溫有助於油水混合得更均勻、穩定。然而,這也意味著:

  1. 長時間加熱可能導致活性成分氧化、變質或失去效力,影響保養效果。
  2. 許多成分只能在降溫後才能添加,使得配方設計必須有所妥協。
  3. 額外的熱製程會增加能源消耗,帶來更高的碳排放,影響環境永續。

正因如此,不需要加熱的精華油,能更完整保留活性精華,不僅減少製程對成分的影響,也讓肌膚獲得最大化的營養呵護。

回歸純粹,讓肌膚更直接吸收完整的活性營養

從以上這三個比喻角度,我們看見了乳液與精華油的根本差異——由於精華油不含水,因此無需額外添加防腐劑與乳化劑,減少對敏感肌的負擔。同時,油相成分更親膚,能更有效滲透肌膚表層,幫助活性成分發揮效果。

而這也是為什麼相較於乳液,精華油成為綠藤心目中更貼近肌膚需求、更有效率,且肌膚與環境負擔皆更少的保養選擇。

0
綠藤生機 Greenvines

綠藤生機 Greenvines 本文作者


於 2010 年創立,為台灣純淨保養品牌。相信純淨不該盲目信仰天然,而是從中找尋與安全的交集,因此拒用 2900+ 項非必要成分,被國際媒體譽為系統性的配方改革。目前為亞洲唯一連續五年蟬聯「Best for the World」大獎的 B 型企業。了解更多關於綠藤 >>


READ NEX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