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 Less is More(少即是多)的概念越來越受到關注,極簡生活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消費趨勢;除了減少物慾、捨棄不需要的東西,更重要的,是珍惜已擁有的一切。
而今天,你也有 3 次機會(或更多,如果你是大胃王 😋),和自己一起好好練習這份「珍惜」。
今日綠行動:把一餐的食物都吃乾淨
這是一粒米的旅程:種子萌芽、插秧、除草、施肥及灌溉,在風雨之中挺起胸膛、熬過了 100 多個日子後,結成金黃色稻穗。接著,農人用汗水收割、從農場移動到超市貨架上、被放入購物車帶回家、用水清洗、放入電鍋中蒸煮,最後,抵達餐桌。
那一粒米的背後,或許就是我們得吃完它的理由。
「用力把飯菜吃光光,把惜食變成一種習慣。」─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
一起來行動吧!完成後,請幫我們在這裡按一下,立刻為全台綠行動 +1!
進階綠行動:尋找一間食物銀行,捐贈多的食物
生產食物所耗費的水資源、佔用生物棲息地、排放二氧化碳等,也是讓地球負擔超載的重要原因。根據聯合國的報告顯示:「全球減少 1 / 4 食物浪費,可以餵飽所有營養不良的人們。」以台灣來說,全國一年廚餘回收量,更是高達 59 萬公噸,若將廚餘桶堆疊起來,相當於 13,500 座臺北 101。
為了減緩食物浪費、分配不均的情況,可以定期整理家中的冰箱、糧食櫃,若發現過多的食物,就捐到食物銀行吧!如此一來,食物便有機會被重新分配,送到真正有需要的人手上。(也來看看:無法捐款給地球,但我們能捐給為環境努力的人:四個台灣環境組織的實踐)
誠摯邀請你加入【綠色生活 21 天】活動;連續 21 天,每天早上都會有一封專屬給你的信、一個簡單綠行動,透過一天一點改變,讓綠行動與你的生活更貼近一點!
綠色生活 21 天,就從這裡開始 加入宣告,一起為氣候帶來改變
關於【綠色生活 21 天】
心理學家雷須利(Karl Lashley)曾說,要讓一個想法或行動,變成如習慣般的自然,需要 21 天的時間。
響應 2020 台灣地球日,「綠色生活 21 天 」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、B 型企業協會、綠藤生機共同發起,並將「宣告」加入成為今年的第一個動作,要讓這些綠色想法不只落實在個人的日常生活中,更有機會讓身邊的家人與朋友認識環境的現況,一起展開行動。
綠行動的延伸閱讀
共同作者:陳妍媗
責任編輯:Michelle Chang

Subscribe newsletter
訂閱《綠藤純淨生活電子報》
一週一封,致力提供具實證科學精神的純淨保養觀點、產品 Q&A 到環境永續靈感,以及不定期專屬讀者優惠。